b.个人灼伤危害
c.潜在急性健康危害
d.潜在慢性健康危害
e.有毒物质
f.易燃液体、蒸汽、固体或粉尘
g.可燃材料
必要时,应依据GBZ2.1和GBZ2.2中的规定值进行分析,并确定作业过程中的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的职业性接触量(如气体测试,泄漏检测等手段),如超过规定值,应制定风险消减措施。
2、带压开孔作业的焊接对管道冶金方面的影响
2.1总则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注意烧穿和裂纹两个问题。烧穿是指部分根焊缝被熔穿(见SY/T4103-2006中的9.3.7.1)。焊缝冷却速度过快将产生一个淬硬的、对裂纹敏感的结构而导致裂纹。冷却速度过快可由管道和设备内介质快速流动的情况下,被带走热量过多而造成的。
在焊接期间,为防止在用管道或设备过热和烧穿两种现象的发生,应考虑对焊接时的热传输进行评价,以确定热输入量及相应的焊接参数。同时也应对预计的焊缝冷却速率进行评价,以确定生成无裂纹的焊缝(和热影响区)所需的热输入量。
在对含有夹层或其他缺陷的部位上进行不停产焊接时,应当及时地对工程进行评价。应对被焊接或带压开孔的容器或管线进行详细检查(使用探测仪等手段),以确保壁厚合适并且没有缺陷。为减少烧穿的危险,金属的厚度应当符合所涉及的压力(真空)和温度要求,以便能安全地支撑带压开孔机、设备和人员。
管道的焊接方案应当根据被焊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确定。在焊接材料、带压开孔管件的理化性能应与被焊设备或带压开孔的理化性能相适应。例如,通常建议采用低氢焊条来减少焊接裂维的问题。对于高抗拉强度钢,可能需要考虑进行特殊的焊接,以避免产生裂纹,并满足焊后热处理的需要。
2.2防烧穿
为避免管道或其它管件在焊接时过热或烧穿,应根据类似管道、设备的焊接经验,通过热传输的分析来制定焊接流程。为降低烧穿的可能性,对厚度小于6.4mm的设备或管道系统,第一个焊道应使用2.4mm或更小直径的焊条来限制热输入量。如果金属的厚度不超过12.7mm,随后的焊道焊接应使用3.2mm或更小直径的焊条(注意:使用低热输入水平可能增加高碳当量材料发生裂缝的危险性);对于壁厚超过12.7mm的设备或管道,烧穿不是主要问题,可以使用较大直径焊条。
在有可能发生烧穿的地方,应注意避免使用过大的焊接电流。在许多情况下,在高碳当量零部件上进行焊接时,优先采用低氢焊条来降低烧穿和开裂的可能性。应避免采用熔透焊条,以尽量降低烧穿的可能性。